15922050773
022-58857670
強者,往往低調(diào);弱者,才愛炫耀。 山不炫耀自己的高度,卻能聳立云端; 海不炫耀自己的深度,卻能容納百川; 地不炫耀自己的厚度,卻沒人能取代它萬物之本的地位。 厲害的人,往往貴而不顯,華而不炫,才高而不自詡,位高而不自傲。
層次越高,越懂得謙遜
近,人物類紀錄片《時代我》爆火。 集介紹的,就是重量級嘉賓——袁隆平。 片子很少展現(xiàn)他光輝的成就,反而通過記錄普通生活,讓我們看到了他私下里的另外一面。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他三位孫女出鏡的場景。 她們梳著相似的娃娃頭發(fā)型,穿著樸素,言談舉止?jié)M是童真與質(zhì)樸。 采訪過程中總是面帶笑容,絲毫沒有因為爺爺是袁隆平而驕傲自大。
一位女孩說,小時候,她們并不知道爺爺是什么很厲害的人物。 在學校時,老師曾問過她:“知不知道你爺爺是干嘛的?” 女孩卻搖搖頭說:“我爺爺是天天看天氣預報的?!?/span> 后來在課本上學到一篇關(guān)于爺爺?shù)恼n文,同學們紛紛投來羨慕的眼神。 她們才發(fā)覺自己的爺爺跟別人不一樣。
▲袁隆平三位孫女 看到這里,我心里莫名觸動。 一提到袁隆平,很多人都會肅然起敬。 作為享譽國內(nèi)外的“雜交水稻之父”,農(nóng)業(yè)領(lǐng)域的泰山北斗,他的研究成果養(yǎng)活了無數(shù)人,大緩解了全球糧食問題,是名副其實的“當代神農(nóng)”。 可一個如此有名望的人物,行事卻如此低調(diào),更不在家人面前顯擺,實在讓人敬佩。
02
越?jīng)]本事的人,越喜歡炫耀
梁啟超先生曾說:
“自信與驕傲不同,自信者常沉著冷靜,而驕傲者常流于浮夸?!?/span>
陶醉于自我優(yōu)越感,通過他人的吹捧來滿足自己的人,路往往越走越窄,后陷入僵局。 一位男作家,應邀參加宴會,看見了個一直沒怎么開口且著裝樸素的女子。 心里以為女子的沉默寡言是因為沒啥名氣,優(yōu)越感油然而生,便上前搭話。
交談中,他帶著自得的口氣炫耀道:“同樣是作家,我已經(jīng)出版過339部小說,請問你有幾部作品?“ 女子風淡云輕地說:“一部?!?/span> 男作家?guī)е梢闹^續(xù)追問:“你只寫了一部?。棵纸猩??” 女子回:“《飄》?!?/span> 原來,這竟然是世界聞名的作家,男子頓時感到十分尷尬,在眾人嘲笑的目光里灰溜溜地轉(zhuǎn)身而去。
有的人一旦達成小小成就,就自以為是,到處強調(diào)自己的才能,顯得無知可笑,后洋相百出。 聰明人,都懂得藏拙。 畢竟,四處張揚,只會顯示自己的淺薄;自吹自擂,則會暴露自己的無知。
03
放低自己,才能拔高人生
馮異,是東漢初年的“云臺二十八將”之一。 他為人謙虛,處事隱忍,是個其低調(diào)的人,史稱“大樹將軍”。 王莽末年,天下大亂,群雄并起,馮異不僅作為左右手協(xié)助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(quán),而且在劉秀饑寒交迫時為其討來豆粥,助其度過難關(guān)。 歷史上居功自傲的人有很多,但是功勛的馮異卻從不張揚。 雖然身居要職,名聲顯赫,但馮異在路上遇到其他將領(lǐng)時,不管對方職位高低,戰(zhàn)功如何,都會主動吩咐手下把自己的馬車駛開避讓,待他人走遠時再上路。 劉秀帶領(lǐng)眾將領(lǐng)打仗,每結(jié)束一場戰(zhàn)斗,軍隊到一個新的地方扎營時,將士們都喜歡聚在一起高談闊論,說說近豐功偉績,炫耀近來殺敵是怎樣的威猛,以期“論功行賞”。 每每到了這時候,馮異就會獨自躲到大樹下,靜靜思考著這場戰(zhàn)斗中的得失。 久而久之,他“為人謙,退不伐”的美名也傳開了,“大樹將軍”也被后人用來指代不恃功矜寵的將領(lǐng)。
適時放低自己,并非無能,也非懦弱,而是一種氣度,一種智慧,一顆平常心。 這樣的人,遇到困難不妄自菲薄,取得成就也不驕傲自滿,無論順境還是逆境,總能穩(wěn)穩(wěn)當當?shù)刈吆妹恳徊健?/span> 虛心竹有低頭葉,傲骨梅無仰面花。 泰戈爾說:
“當我們謙卑低調(diào)的時候,便是我們近偉大的時候?!?/span>
而一個人,也只有懂得低調(diào)、謙卑、不炫耀,不去花心思取悅別人,把有限的時間留給自己的時候,才能走得更遠